蛋仔派对快手服
- 资讯
- 2025-05-10 06:37:43
- 0
其实格里尔逊的问题并不复杂 ,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格里尔逊纪录片创作理念,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格里尔逊的一些知识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 、约翰·格里尔逊经历
1、约翰·格里尔逊的生涯始于他对教育问题和公共信息的浓厚兴趣 。他父亲是一位乡村学校的校长,他在格拉斯哥大学哲学系完成了中学后学业 ,于1923年顺利毕业。随后,他前往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一步深造 ,这段时期,他频繁向美国周刊投稿,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研究。
2、格里尔逊是“纪录电影”这一术语的早期倡导者,这个词源于法文documentaire ,首次出现在他为1926年2月8日《纽约太阳报》撰写的关于罗伯特·弗拉哈迪电影《摩阿纳》的评论中 。他强调了这部影片对波利尼西亚青年日常生活的真实记录和文献价值。
3 、直到1929年,格里尔逊才正式涉足电影行业,他亲自执导了以捕鱼为题材的纪录片《飘网渔船》。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交响乐式 ”蒙太奇和异国情调 ,为英国银幕带来了新鲜感,成为了他的代表作 。它的成功激励了一批出身名校的电影爱好者,他们围绕格里尔逊组建了一个团队 ,他则担任了制片人。
4、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格里尔逊得到了英国政府多个部门(如邮政部、卫生部和殖民部)以及一些开明企业家(如瓦斯公司 、航空公司、铁路公司等)的大力支持,为众多纪录片的拍摄筹集资金。尽管其中一些作品可能带有宣传目的 ,但它们延续并发展了欧洲大陆已衰落的先锋派纪录片研究精神,对后来的纪录片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5、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 1898-1973)英国电影导演。他是被称为“纪录片之父”费拉哈迪(Robert Flaherty)的学生,费拉哈迪英国纪录电影学派的创始人。1898年出生于苏格兰丁斯城 ,卒于1972年。纪录片导演与制片人 。
二 、格里尔逊的主要观点
1、重视纪录电影的社会教育功能,强调创作要面对现实,剖析社会问题;创作要面对现实 ,剖析社会问题;主张把电影直接用于宣传教育,
2、主张把电影直接用于宣传教育,把电影院作为讲坛 ,为改造社会服务;影院作为讲坛,为改造社会服务;主张“创造性地处理生活场景”
3、主张“创造性地处理生活场景 ”,允许使用“搬演”重构”许使用“搬演 ” 、“重构”;
三、格里尔逊式名词解释
1、三十年代,约翰·格里尔逊组织推动了英国纪录电影运动,这是一次有组织的纪录片摄制活动。他拍摄了标志纪录片独立影片诞生的《漂网渔船》 ,确立了“纪实”作为纪录片美学思想的核心。这种纪实风格真实生动,具有技巧性,与束缚在电影棚内的传统拍摄方式相比 ,具有革命意义 。约翰·格里尔逊还建立了纪录片的基本运作模式,明确指出纪录片并非娱乐或单纯追求艺术表现,而是具有教育与宣传功能。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创立了一所记录电影学校 ,为纪录电影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2 、约翰·格里尔逊开创了“英国记录片学派 ” 。该学派主张:艺术是一把锤子而不是一面镜子。这一理念强调纪录片创作者应当积极地塑造和表达社会现实,而不是简单地反映现实。这种观点为纪录片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使纪录片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工具 ,能够深刻地影响观众的思想和行为 。
3、格里尔逊模式不仅改变了纪录片的创作方式,还对后来的纪录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模式强调真实、技巧与教育功能,为纪录片界树立了新的标准。纪录片不再局限于娱乐或艺术表现 ,而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能够揭示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变革 。
4 、在政府的支持下 ,约翰·格里尔逊不仅推动了纪录电影的发展,还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纪录片创作者。这些创作者继承了格里尔逊的理念,继续推动纪录电影的发展。他们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5、格里尔逊模式下的纪录片创作方法,强调了纪录片的艺术性和教育性,这使得纪录片不仅能够展现真实的社会现象,还能够引导观众思考社会问题 ,激发社会变革的动力 。这种创作模式为后来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使得纪录片成为了一种强大的社会工具。
格里尔逊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 ,更多关于格里尔逊纪录片创作理念、格里尔逊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