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数学教育,数学教育专业

  • 资讯
  • 2025-05-18 06:26:22
  • 6
摘要: 大家好,数学教育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数学教育专业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数学教育和数学教育专...

大家好 ,数学教育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数学教育专业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 ,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数学教育和数学教育专业的一些知识点 ,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什么是数学教育观
  2. 如何进行数学教育
  3. 数学专业和教育类数学专业有什么区别

一 、什么是数学教育观

1、数学教育观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看法、态度 、观点等的总和 。

2 、涉及数学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数学教学的方式应该是什么。数学教学的目标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基于上述数学文化观,数学教学应该强调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教给学生数学文化 。

3、数学教学的方式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应该怎么教给学生 。从教学要素的角度看 ,有两种典型的教学方式:一种是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教学观,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接受,也注意对数学方法的领悟 ,同时注重对数学技能的训练。

4、另一种是以教学对象为中心的教学观,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所学的知识,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 ,用数学文化去润泽学生。

5 、数学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将自然、社会运动现象法则化、简约化的工具 。数学是训练人思维的工具,应该是开放的 ,是丰富多样的。现在非常可喜地看到我们的老师在新课改新课标的指引下 ,不断探索数学学科的工具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6 、数学建模教学 。知识绝不是散落的珠玉 ,而是可以串成串的,是系统的。建模的关键是“好的问题”,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 ,让他们完整地参与分析、讨论 、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估计他们应用学过的数学工具。

7、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 。

二、如何进行数学教育

(1)抽象性:数学学科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抽象性 ,数学中的所有对象都是抽象思维的产物。(2)简约性:数学的简单性主要体现在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这是数学的抽象形式。(3)形式化:数学的形式化特征主要表现在数学中所应用到的形式符号体系,一般在数学中 ,都是采用形式语言,对数学思维过程中所有能表述出来的事物都用符号表示,包括一系列的推理 、公理和定理等 。(4)逻辑性:这是数学的一个主要特征。我国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创新的主体是人 ,而除去创新主体之外的其他事物就构成了创新客体 ,创新主体对创新客体的认知过程,就是创新思维的形成过程 。创新思维的几点特征:(1)主动性:思维主体的主动性对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主动性缺乏 ,那么就难以保证良好创新性效果的形成 。(2)独创性:创新思维的独创性也强调了创新思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3)求异性:求异性是创新思维最为本质的特征,它需要以创造性思维的主题与现有的理论体系为基础,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4)发散性:主要是指在创新思维形成的过程中要充分联系思维客体的一些相关因素 。

二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策略

1.提高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 ,积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创新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创新意识,那么就无法保证对学生开展创新思维培养工作。只有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其创新思维的形成和提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数学教育,数学教育专业

(1)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能直接照搬教材上的知识点 ,而是需要灵活地将教材上的一些知识点,如公式、定理等,以问题的形式提出 ,通过此种形式 ,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得问题意识在学生心目中扎根,这对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2)注重数学问题的再创造 ,积极培养创新思维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形成,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不仅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过程 ,创新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它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保证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 ,还要以问题再创造的形式增强学生对疑难问题的探究精神和质疑意识,学生在这样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创新思维才能逐渐形成。

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专业

3.抓住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兴趣是思维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驱动力。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师需要将这些数学知识以趣味性的形式灌输给学生 ,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还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

4.充分利用数学课本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课本中有很多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 ,对这些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不失时机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新时期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它需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过程。这也要求数学教师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做出最大的努力 。

三、数学专业和教育类数学专业有什么区别

1 、数学专业和教育类数学专业有什么区别?这是很多想要报考数学相关专业的学生都会关注的话题 。

2、首先,数学专业和教育类数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数学专业培养目标更加侧重于数学本身 ,学生毕业后既可以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也可以从事公务员、科技研发 、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工作。而教育类数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加侧重于教育本身,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 ,大三就会被统一组织去教学一线进行实习 ,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数学教师的工作 。

3、其次,数学专业和教育类数学专业的科目不同。数学专业的科目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 、高等数学、解析几何、微分几何 、高等几何、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复变函数论、实变函数论、抽象代数 、近世代数、数论、泛函分析 、拓扑学、模糊数学等等,专业科目设置上更侧重于数学本身。而教育类数学专业的科目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概率统计、运筹学、数学建模 、初等数论、现代教育技术、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心理学 、教育学等 ,从专业科目设置上更侧重于教育本身,相比数学专业多了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而少了拓扑学 、模糊数学等更加深入的数学课程 。简单来说 ,数学专业相比于教育类数学专业而言,对数学的研究更加深入,所学的数学知识较为深奥;而教育类数学专业相对于数学专业而言 ,对教育的研究更加深入,所学的数学知识较为基础,没有数学专业那么深奥。

4、所以 ,如果你想要当老师,那建议你报考教育类数学;如果你只是单纯喜欢数学,对职业选择比较随意 ,没有“当教师”之类的职业要求 ,那建议选择数学专业。

数学教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数学教育专业、数学教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

发表评论